歡迎進入 - 雨博士 官方網站! 中國雨水資源化產業引領者
24小時服務熱線
建設海綿城市 倡導生態文明
發布時間:
2020-08-20 20:24
來源:
jzjxqc.com
觀念創新:以海綿城市建設引領城市發展
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建設生態文明,關系人民福祉,關乎民族未來。2013年12月,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要求,“建設自然積存、自然滲透、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”。2014年10月,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出臺了《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》。
體系構建:形成海綿城市建設綜合治理體系
海綿城市建設,是一項系統工程。必須按照低影響開發的理念,推進雨水的綜合利用。當前,正以習近平總書記建設海綿城市建設要求為統領,在住建部《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》框架下,進行理論化、標準化和系統化。
實踐探索:陜西省西咸新區因地制宜打造四級海綿城市建設系統
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,人的命脈在田,田的命脈在水,水的命脈在山,山的命脈在土,土的命脈在樹。陜西西咸新區統籌現代田園城市建設、海綿城市建設和新型城鎮化道路探索,打造四級海綿城市建設系統。
建筑地塊確保應收盡收。建筑地塊是分流和回用的重點。雨水經過生態屋頂收集過濾,匯流到下沉式綠地和蓄水池。雨量較大時,流入雨水花園,形成微型水景,補充地下水。極端情況下,通過溢流井進入市政管網。
市政道路綠地加強集水功能。道路是地表徑流的重要來源。雨水從道沿豁口流入隔離帶下凹式綠地,卵石、爐渣、砂子構成的濾層就像海綿一樣凈化和存儲雨水。多余的雨水,通過高于綠地的雨水篦子,大部分流入附近的速滲井,剩余部分溢流至調蓄池。
景觀綠地依托地形自然收集雨水。城市綠地、廣場等公共空間的雨水,被植被和土壤充分吸收。富余雨水流向低洼區域,匯聚到由黃砂構成的速滲井,回補地下水。
中央雨洪系統形成調蓄樞紐。灃西新城建設一條6.8公里、不間斷的生態綠廊。整個城市的富余雨水最終匯聚到這里,使它成為調蓄樞紐,最大限度地實現了雨水的存儲和回用,更是這座城市的生態項鏈和廣大市民的休憩氧吧。
這些簡便易行的工程措施,并不增加政府投入,卻使綠化覆蓋率達到45%以上。灃西新城每年8600萬立方米受水量,綜合利用率達到80%,可收集地表徑流4500萬立方米,節約綠化景觀用水費用1.5億元,顯著消除面源污染,大大提高排控標準,徹底杜絕“城市看海”。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,避免地下水位降低,也是應對水危機、維護水安全的有效措施。
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,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。西咸新區灃西新城,探索以人為本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,建設海綿城市,倡導生態文明,助力美麗中國。
海綿城市,雨水利用
上一頁
下一頁
上一頁
下一頁
相關新聞